总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暑假工
首 页 灯饰照明 五金机械 电子电器 商务金融 服装制衣 校园招聘 HR管理 职业指导
现场招聘会
搜索指示图片
当前位置: >> 职业指导 >> 职场生活 >> 正文
他们缘何未签约?人大2003未签约毕业生情况调查
时间: 2003/12/14 11:58:10     来源: 互联网     编辑: 桂龙新闻网      点击:9808
[字号: ]
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双高”水平,即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但近几年毕业生不就业的人数也有所增加。2003年,在扩招后首届本科生走入社会、非典疫情等因素影响下,2003届毕业生大多数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但总体的初次就业状况仍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个为数不小的未签约群体。

他们未签约原因何在?是客观就业形势造成的还是自身的观念使然?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一次未签约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截至2003年6月底,既没有获得国、内外深造机会,也没有签订教育部三方就业协议书的本校2003届全体非定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需要指出的是,未签约毕业生不一定没有落实工作单位,他们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实际上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但因用人单位无法解决户口,或因其它原因而不能签订三方协议。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调查问题涵盖了毕业生个人竞争力基本情况、求职过程、接受就业指导的状况、毕业后的打算及原因、对西部服务计划的态度等诸多方面。经过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四个方面的基本结论。

未签约者整体素质较高,与其他毕业生基本没有区别

调查表明,中国人民大学未签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与其他毕业生基本没有区别。这个结论可以从未签约者的基本条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三方面得出。

未签约者的基本条件较好。未签约者中,中共党员的比例达到22.5%,足以说明未签约者并不是低素质者,因为一般来讲,能入党者都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就身体健康状况而言,未签约者中86.2%的人认为自己很健康,只有0.7%同学承认自己状况不佳,因此未签约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还是相当理想的。而男生平均173.7cm的身高和66.8kg的体重、女生平均161.7cm的身高和51.1kg的体重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肯定了未签约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就家庭经济状况而言,20.1%的受调查者承认家庭收入偏低,而全校困难学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因此,未签约者平均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更差。由以上分析可知,从基本条件这个角度可以认为未签约者的基本情况的确较好。

未签约者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未签约者的平均学分绩达到3.94(最高分为5分);从专业和基础课学习情况看,绝大部分同学成绩优良、优秀率分别达到94.4%和87.0%。

未签约者的综合素质较高。在个人性格方面,28.9%的受调查者自认为是外向型,只有9.8%的人自认为是内向型,其余61.3%将自己划作中间型。在生活态度方面,超过八成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是积极进取的。在对自己掌握的社会知识的程度评价上,44.6%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掌握得较多,只有6.3%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社会知识比较欠缺。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63.3%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表达能力较强,只有1.0%的人认为自己表达能力不佳。这四项指标足以说明,未签约者整体综合素质相当不错。

绝大多数未签约者选择主动不就业和非签约就业,意在深造和实现自我价值

主动不就业者占未签约比例为40.8%,多数意在继续深造。我们将毕业后打算考研、出国和暂不就业三种情形统称为主动不就业,因为这些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过去的一年中,其他人在忙于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参加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而是在忙着其它与就业无关的事务。40.8%的主动不就业者中,大多数意在继续深造,考研的比例为18.7%,出国留学的比例为12.1%,只有10.0%的人决定暂时先不找工作,过一段时间再说。

我们对主动不就业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考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出于对某学科的兴趣,比例为37.9%;二是因为目前学历层次不够,考研是为了应对就业压力,提升将来的就业竞争力,比例为32.2%。

出国者绝大多数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层次,比例高达83.9%。

暂不就业者大多数是基于“不理想的工作不想去,暂时又没有生活问题,宁愿等一等”的考虑,比例高达74.3%;有13.8%的人是因为“多年上学比较辛苦,想先休息一段时间”。

在毕业生主动不就业的原因调查中,我们还考察了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即究竟有多大比例的毕业生是因为没有做好闯荡社会的心理准备而不就业的。调查发现,考研者中有6.9%、暂不就业者中有11.9%的人是因为还没有闯荡社会的心理准备而选择不就业的。两个比例都很低,都居于主动不就业原因的最次要地位,但是,数据也表明,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而不就业的人确实存在。此类学生人数虽然极少,却恰恰是最需要学校关心的群体,是最需要学校给予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群体。

非签约就业人数与主动不就业人数相当,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非签约就业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本文指大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上班却不与之签订教育部三方就业协议书、不持报到证报到、用人单位不为毕业生解决本地户口的情形,包括打工和创业两种形式。未签约毕业生中有40.5%的人打算在毕业后以非签约的形式就业,其中有32.2%的比例为打工,以后再解决户口问题,8.3%的比例打算自主创业。

对于非北京生源来讲,实现自我价值是他们选择打工最重要的理由。47.7%的非北京生源打工者是因为“自我价值实现是最重要的,户口暂时先不管它”。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宁愿到虽不能解决户口但能施展抱负的单位,也不愿与虽能解决户口但不能发挥所长的单位签约。另外,有22.0%的非北京生源是因为大城市机会多而选择打工的,呆在大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有机会施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有12.9%的打工者是基于单位待遇好的考虑,只有极个别打工者是出于跳槽方便的考虑,比例为0.8%。

对于北京生源,按照常规的想法,既然没有户口的障碍,就应该签约就业。但实际情况是,有着户口优势的北京生源毕业生近几年的待分比例一直高于非北京生源。前面的资料也显示,今年未签约毕业生中北京生源的比例达20.1%,高于全校毕业生中13.8%的北京生源比例。北京生源毕业生选择打工有41.7%的人是因为觉得单位不理想而不愿与之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居第二位的原因是试用期问题,有31.7%的人表示必须等单位试用期满合格后单位才能与之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调查还显示,有15.0%的北京生源打工者从事的是临时性的工作,这表明就业市场的确存在非正规就业的现实。北京生源毕业生选择打工的第四种理由也是户口方面的原因,11.7%的北京生源选择打工是因为“单位不在北京,又不想放弃北京户口”。这一点与京外生源因为用人单位不能为他们解决北京户口而在京打工,在性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非签约就业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毕业生到生源地以外地区,但用人单位又不能为其解决户口的单位就业,如非北京生源在京打工,北京生源到京外打工;二是毕业生在生源地从事临时性、非正规的工作,用人单位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也不为其购买任何保险;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一种情形主要是伴随着政府逐步放宽毕业生就业范围,允许和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机构就业而出现的。由于非公单位用人机制灵活,往往不在乎员工的户籍,他们接收新人一般并不同步为其解决户口,即使他们愿意为新接收的员工同步解决户口,政府人事审批部门也往往对他们实施更严格的控制政策。一部分毕业生为了到非公单位如外企工作,不得不放弃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因为三方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是与户口挂钩的。毕业生到中央电视台某栏目工作是属于第二种情形的典型案例,工作很好,收入也颇高,是就业,却无法签约。第三种情形即自主创业,也存在着难以签约和发报到证的难题。

签约工作是就业,非签约打工和自主创业也是就业,除了在统计上承认打工、创业是就业之外,相关部门应该考虑从制度层面上把三方协议就业与两方劳动合同就业等几种不同形式的就业统一起来。

对于自主创业,大多数未签约者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工作经验和资金是创业的两个主要障碍,比例分别达到50.4%和27.6%;另有13.4%的人赞成文科学生很难单独创业的观点。

就业难者人数很少,期望值过高和性格内向是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未签约者中只有18.7%的人属于就业有困难者,其余人要么是主动不就业,要么选择非签约就业,就业难者确属少数。

调查还显示,初始期望值太高、求职技巧不足、学习成绩较差、对求职渠道利用不足和性格内向等都是就业难者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求职不成功的影响因素中,“最初期望值太高,等认清现实时已经错过了”被就业难者列为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难下一直是令各校就业指导人员头疼的一个问题,实际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对新一届毕业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提醒。

对于导致就业难的原因,42.0%的人将求职技巧不足列为第一位,另有2.0%的人将就业难归咎于自己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固然表明学校就业指导系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就业难学生的求职技巧指导,但他们也有自身主动性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只有很少的人经常与班主任和院系就业辅导员保持联系,沟通思想,并寻求就业指导与帮助。

有18.0%的就业难者认为是自身外在条件差导致其就业难。只有8.0%的就业难者承认是由于自己学习努力不够。但统计分析表明,就业难者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其平均学分绩只有3.41,比全体签约者3.94的平均学分绩低出不少。

就业难者对求职渠道存在着严重的利用不足,认为自己充分利用了社会大型双选会、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网站、亲戚朋友、老师校友和报纸电视等有关渠道的最高比例也只有30.0%,其平均充分利用率只有18.7%,甚至比未签约者的平均充分利用率25.8%还低了7个百分点。可见,他们求职的主动性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他们对各渠道按利用程度从多到少排列依次为社会大型双选会、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网站、亲戚朋友、老师校友和报纸电视。

进一步分析就业难者的内在因素(包括个人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交际沟通能力等三个项目)后发现,就业难者内向型性格比例较高。就业难者中性格内向的比例较全体未签约者的比例高出将近一倍;其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评价为较好的比例只有54.0%,较全体签约者63.3%的比例低了将近10个百分点;就业难者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差的比例为46.0%,比全体未签约者高出5.5个百分点。

西部服务计划获肯定,多数人同意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此次问卷我们还对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西部服务计划和毕业生是否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两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未签约者普遍对西部服务计划持肯定态度。未签约者中有28.4%的人表示愿意报名参加西部服务计划,其报名的原因,40.2%的报名者认为到基层的确能锻炼人,机会难得;基于能了解农村真实现状,准确认识国情而报名的比例也达到20.7%;另有20.7%的报名者是出于找不到工作,有一份临时收入的考虑;愿意为国家作贡献而参加西部服务计划的比例为18.3%。锻炼人和认识国情分列报名原因的第一、二位表明,报名者对西部服务计划的确有一个正确认识。

再来看一看不愿意报名的理由,只有23.4%的比例是因为西部生活条件太艰苦和收入太低而不准备报名,更多的毕业生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需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尽快自立,其比例达到38.3%;另有38.3%的比例是基于其它原因而不报名的。可见,即使是不准备报名西部服务计划的毕业生,大多数也不是因为对西部服务计划持否定态度而不报名。

大多数未签约者赞成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30.9%的人表示赞成先就业,后择业,53.8%的人表示应因人而异,经济困难者应考虑先就业,后择业,即先生存,后发展;只有极少数未签约者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比例为15.3%。这表明,面对严峻的现实,一步到位的思想已经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



我有话说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发言时请遵法守纪注意文明
关于我们 | 求职帮助 | 招聘指南 | 现场招聘会 | 人才派遣 | 联络我们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图站地图 | 电脑版 | 移动版
客服电话: 0760-22236300 业务电话: 0760-22236300 18925339018 地址:中山市小榄镇升平东路1号1310房第2卡
法律顾问:广东香山律师事务所 刘叠律师  中文网址:博天   求职招聘 博天人才网
广东职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55544号